提及中式传统椅子,许多人第一时间遐想到圈椅和官帽椅,由于这两种椅子是古典家具里的大热点,实在除了这两种,另有一些其它器型的椅子也长短常经典,中国传统椅子的种类很是富厚,每种椅子都有其奇特的特点和美感,今天就来看几款非圈椅和官帽椅器型的传统中国椅。
大红酸枝罗锅枨矮老软屉禅椅
大红酸枝罗锅枨矮老软屉禅椅
此款软屉禅椅为大红酸枝所制。该椅面攒框嵌软屉,面下带双弧枨支持,面广大,阔而深,可供人盘足结跏趺坐,打坐修禅。软屉座面藤材编织,座面边抹混面,增长了器物的圆润感。椅面下无束腰,腿足间施罗锅枨,每面加两根矮老,两两一面,为较典型的做法。足间置脚枨,为步步高赶枨情势,前中后依次增高,这种脚枨的特点是与腿足毗连位置彼此错开,在布局上更为坚实,并且前部脚枨正面混面型制,用料厚实。四腿足为上小下大外圆内方的直足,腿足微微挓开,是四腿八挓的的做法,让此禅椅在使用上更显稳固。该椅打磨过细,边线圆浑流畅,形制雅致,做工讲求,器型简练清新,俭朴无华,与佛禅寻求的空灵、静默情境相合。
躺式交椅软屉醉翁椅
此类交椅式躺椅,在明代画作中常见,如明万积年间王圻、王思义所著的插图本百科全书《三才图会》和明代仇英的《梧竹草堂图》、唐寅的《桐荫清梦图》等。《三才图会》中将其称为醉翁椅,表白其既可尽情坐仰,闭目凝思;亦可闲书在握,清茶一盏,皆由心。此交椅以赞比亚血檀木建造,光彩红润沉穆。后背、座面均为软屉,躺在椅上完全贴合,颇为恬静。椅背上端搭脑做成半圆形枕靠,利便脖子和后脑倚靠。搭脑两头雕锼成云纹形,以是搭脑枕靠整体看起来形似海棠形。靠背上端横列三段式攒框布局,三面边框面心板均透挖成快意云头纹形,且沿边起精细的阳线,快意云头纹中嵌云石,意趣横生,更添抚玩性。
躺式交椅软屉醉翁椅
扶手构件以榫卯布局与腿足相交,修长的扶手向前舒展后微弯向外,曲线流畅。此椅将扶手提起后,座面便着落,变为折叠式,收纳或出行均十分便利。交椅相交处镶嵌铜件,起到加固和装饰的双重感化。两底足为方材厚料,很好地思量器形的稳固。整器在传承汗青的基础上,兼具典雅、沉稳和恬静性。
大红酸枝独板梳背椅
大红酸枝独板梳背椅
此种型制的椅子,因其后背装有形似梳齿的直棂,故被称作称“梳背椅”,并且此椅在布局上鉴戒了南官帽椅扶手和搭脑均不出面,又不似官帽椅那般高靠背,但式座面较宽,虽然形似玫瑰椅,但却不似那般纤细乖巧,颇为慎重,以是称为梳背椅,是扶手椅的一种型制。此椅搭脑、扶手、立柱、直棂均为圆材,脑略向后弯曲,与后立柱挖烟袋锅榫相接,扶手与鹅脖闷榫相接,此为典型的明式做工。扶手亦是弯曲,与搭脑搭配起有环设围抱之感。靠背为多根弯曲的圆柱组成,远观形似梳齿,别离纳入搭脑和座面大边,布局严谨而稳固。座面攒框嵌独板,落堂踩鼓型制,座面边抹做混面,椅盘下腿足上部装有罗锅枨,足底装有步步高赶枨,前部管脚枨下装素牙板。此椅布局简洁,朴素无雕纹却线条美好,婉转流畅,是具文人气质的儒雅佳器。